在中金黄金去年三季报的十大流通股中,两个自然人―――王兴友和吴香芬格外显眼,他们位列第五和第十大流通股股东,按照最新的收盘价计算,这两个人占有的市值分别是1.05亿和6900多万,而王兴友初入市的资金仅为1200万左右。 

完成这笔财富十倍增值的恰恰是一位私募基金经理―――浙江绍兴王先生,王兴友和吴香芬都是王先生的私募大客户,二者均在2005年11月份以7元左右买入中金黄金,截至上周末该股的最新收盘价已经达到了47.71元,就算不以复权价计算,股价已经翻了接近9倍。

“其实每个投资者都曾经拥有过好股票,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赚到大钱,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坚定的信心。”王先生说,只有将短期因素抛开,不在乎某一天某个短时间内的涨跌,投资于那些真正赚钱的公司才能取得良好收益,“股票投资是一场真正的马拉松赛,我用的是‘龟兔赛跑’法则,真正取得胜利的是乌龟,而不是高抛低吸的兔子,长线是金”。

去上市公司要比看K线图更重要

王先生没有助手,他手中管理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10亿,其中最大的3个客户的资金规模就有3个亿。在记者为王先生一个人能否单独管理过来这笔资金而感到担忧时,他说,“我很少操作,去上市公司比看K线图更重要,去和证券公司研究员、基金经理交流比研究短线技术更有价值。”

“中金黄金的几个管理者都认识我,我每个月一定要去公司一趟,包括前任董事长,我都打过几回交道。”他说,只要涉及中金黄金公司的利益,他必然前去和各方商讨,希望能对公司有好处。“对新任董事长,我还是非常满意的,他上任来的步子迈得比较大”。作为股东代表之一,王先生甚至为公司提出“成为上证50成份股”的目标。

除了去上市公司,王先生最大的爱好就是与从业人员“脑力激荡”。“股票不是一个小圈子的事情,我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之后,就是看新华网、参考消息等各媒体上政治经济大事,9点钟去证券公司,但是很少很少操作,下午收盘后去喝茶、交朋友。”王先生说,他非常热衷去和业内高手过招,经常去拜访研究机构、 行业研究员、基金经理和基金投资总监。“股票不是一个小范围的事,我的人生格言就是走万里路、读万卷书、交万人友。”

认准的股票坚决拿着不放

在充分调研之后,凡是认定的股票都被王先生死死地握在手里。“我个人有个特点,就是在选择股票上主观性很强,不为外界所干扰,不为别人推荐的快速赚钱品种所动。一般的散户,甚至基金都是涨个20%―――30%就出来了,一个股票往往是这帮人走了那帮人来,但我认定的公司自己心里有底,就会不断拿着不放。”

在2004年到2005年间,王先生就在招商银行、中金黄金和上海机场等几只股票上转。他表示,只选择三类股票,那就是垄断型、资源型和知名品牌型。“1992年时,我在科技股上曾经犯过错误,我现在就是寻找那些很稳当的股票,做真正的价值投资者。”王先生说,特别看好资源类的股票,像土地、矿藏这些都是稀缺的,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,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,另外,知名品牌和垄断型也能赚取稳定的超额收益。

私募基金经理也有烦恼

“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私募的,很多人都是纸上谈兵。好的私募基金经理需要好的思想、自己的思想,但你必须忍受不被客户所理解的痛苦,做独行侠的痛苦。”王先生表示,基金经理掌握着上亿的大资金,需要大的战略眼光和极强的心里素质,比如几个涨停板之后,你的客户可能就怕了,需要落袋为安,但是你知道远不止这些,面临着很大的冲突。“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。不被认可是一种很大的痛苦。”

另外,客户看到大笔收益后背弃当初的约定,不把该付的提成分过来也是王先生面临的烦恼之一。“资金和股票都在我的客户手中,我只是负责操作,不承诺保底,如果赚10%就全部归客户,如果超过10%就二八分成。也有一些客户丧失诚信的,但退一步海阔天空,更大部分的客户希望通过我的手得到更多的财富增值,而不是为了一点钱就此结束合作。”王先生淡淡地说。

随着管理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,超过10亿的资金量也让王先生有了“瓶颈”感。“如履薄冰,步步谨慎,我相当累,现在已经慢慢将注意力放在投行上,也就是投资于好的企业,帮助这些企业出谋划策,达到上市的标准。”王先生最后如是说。